視頻:奧巴馬即將展開亞洲行白宮否認“圍堵中國”  來源:上海東方高清
  中新網4月22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刊文稱,進入2014年以來,美國的“回歸亞洲”戰略似乎色彩日益濃重,國防部長哈格爾在亞洲之行首站的日本不僅重申了美國對日本的安全義務。3月初美國發表的《四年防務評估報告》中指出海軍力量在太平洋的配置從目前的50%增加到60%。美國的這些動作無疑讓外界感到安全壓力增大,然而目前還沒有足夠證據表明美國戰略重心已經或者將東移到亞洲了。
  文章摘編如下:
  在討論美國的戰略重心是否轉移問題之前,需要清楚的是奧巴馬執政後雖然在對外關係上顯得活躍,然而一個不變的主題為從小布什時期的海外軍事干預向整體收縮的方向發展。經過了兩次戰爭以及世界金融危機的巨大衝擊下,美國精英與民眾的關註點出現了從國外和軍事向國內和經濟的急劇轉變。2012年皮尤研究中心的民意調查顯示81%的美國公眾將國內問題視為最優先關心事項,而回答外交政策的比例僅為9%,這個落差為15年來最大。
  美國最關心的還是歐洲和中東
  當奧巴馬當選總統的時候,國內問題已經占據了美國政府日程的主要位置,而政策優先度則變為恢復經濟和創造就業,因為奧巴馬很清楚美國的全球影響力基於國內經濟的實力,因而他非常正確地把“回歸美國”(Pivot to America)作為主要目標。正如奧巴馬反覆強調的那樣,“國家建設從國內做起”(National building right here at home)。奧巴馬也明確說美國不會再做世界警察。美國的任何外交戰略政策,包括“回歸亞洲”都不能夠脫離上述大背景。
  從此次烏克蘭危機可以看出,美國對於歐洲的關心程度遠大於亞洲,儘管奧巴馬在當選指出把自己說成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太平洋總統”讓歐洲人擔心美國的戰略重心真的要東移了。從《大西洋憲章》發表開始,美國的大戰略就始終把歐洲看成是美國實力的重要基石,到任何時候美國都不可能放棄歐洲。
  美國在東亞影響力主要是在海洋
  歐洲是構成美國實力的戰略基礎的首要地區,中東則是美國安全保障的重大威脅的主要來源地區。與此相比,亞洲地區對於美國來仍然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地區。與歐洲不同,美國在二戰後沒有積極推動亞洲一體化進程,而是依靠美國與東亞國家之間建立的雙邊安全同盟網絡作為地區國際關係的基本框架,在冷戰時期美國不僅是這些東亞盟國的安全提供者,也是這些國家的最大出口市場,技術和投資提供國,經濟與安全的雙邊網絡互為一體的。
  更加有意思的是美國在東亞的同盟網絡的重心幾乎都在海上,無論是日本,菲律賓還是澳大利亞,新西蘭都是島國,如果我們把朝鮮的部分想象成海洋,韓國同樣是一個島國,這就是說美國在東亞的影響力和存在主要是在海洋,美國同陸地的東亞部分的交往時間並不長,也不能算深厚。
  東亞地區的多樣性和巨大差異性加上歷史上東亞國家之間的各種遺留問題讓美國人感到這不是一個容易管理的地區,美國沒有全面的亞洲戰略,也沒有興趣推動亞洲地區的一體化,而熱衷於保持已經有的雙邊框架。
  問題在於過去十幾年中國的發展以及地區生產鏈條和市場一體化的加強,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對美國的雙邊網絡的經濟部分構成了極大挑戰,至少目前美國在東亞的盟國中大多數的最大貿易伙伴已是中國而不是美國了。如果政治安全的網絡也鬆動的話將會對美國在本地區存在結構產生重大影響。這也正是奧巴馬提出“亞洲再平衡”的原因所在。
  “回歸亞洲”並不代表美國戰略重心的東移,而更多地體現了美國對於未來在本地區的地位的不安,哈格爾國防部長的措辭“硬”不是美國“強”的變現,而一定層面上反映出美國的“弱”。對於中國來說必須冷靜判斷美國的戰略意圖,避免過度評估安全壓力對於中國來說與不低估壓力同樣重要。(張雲)  (原標題:外報:“回歸亞洲”體現美國不安 並非戰略轉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b20gbmgl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